【2024届优秀毕业生】张建:海压竹枝低复举 风吹山角晦还明

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1128


张建,男,汉族,200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人,诸侯快讯ok1122登录入口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曾担任班级体育委员、班长。曾获校“十佳大学生”“十佳双创之星”等荣誉称号、2022年度校长奖学金、“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国家二等奖、“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组国家三等奖等奖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并发表1篇学术论文。在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以440分,初试第一的成绩考入贵州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

 

拿到张建的资料后,我就在想究竟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长,能获得诸多奖项、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呢?带着疑惑,我迅速与张建学长取得了联系,进行了简单的沟通。通过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访谈,一个始终坚定梦想、敢于挑战、勇于试错的攀登者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

循梦而行 向阳而生

带着父母的期许与自己心中的希冀,张建迈入了诸侯快讯ok1122登录入口校园。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张建想着追求自己心中所爱,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争当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但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专业调剂让他与喜爱专业失之交臂,也打乱了他的追梦计划,但他没有放弃他的追求。“在生物制药这个专业学习了一个学期后,得知有转专业的机会,我就想着还是要转到数学专业实现我的追梦计划。所谓热爱,就是无论重新开始多少次,我都愿意。”当一个人决心踮起脚尖向着太阳靠近时,全世界都拦不住他的步伐,也挡不住他的光芒。于是,带着决心与追求,正值风华正茂的张建回到了自己喜爱的数学天地里,为自己的目标与未来努力奋斗。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大学四年里,张建一直深爱着数学专业,聊到数学这个话题时,他的身上散发着自信耀眼的光芒。在谈到大学四年参加的诸多比赛时,张建提到自己在大一时并没有想过参加竞赛和活动去提升自己,当时在意的是自己的绩点问题,真正意识到这些问题是在大二的时候,学院统计学生获得的奖项与荣誉时,他才了解到身边同学都获得了一些荣誉与奖项。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失而哀叹,而是想办法来弥补损失。张建看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实我们可以将学习比作我们的事业,在看到他人的事业都有坚实的基础时,我开始为我的薄弱而担忧,我想是时候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于是他开始注重自己的“事业”,为它添砖加瓦。正因如此,张建在大学四年里,才取得了那么多耀眼的奖项。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付出责任和履行义务的。张建之前在班级里担任的并不是班长,而是体育委员,他说道:“是在大三重新换班委时我才竞选班长这个职位的,之前觉得自己过于胆怯,想要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与胆量,就尝试竞选去磨砺自己,后来觉得当时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坚持“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职尽其责”,及时向老师汇报班级情况,按时按量做好老师安排的各项工作,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同学服务的身影随处可见。“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人应该在工作、学习、生活之间都是能很好地平衡与协调的,我们必须要先调整好自己,再去帮助别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每个人都有优点,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的铺垫。

博观细取 厚积薄发

在参加的诸多比赛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是最让张建印象深刻的,“参加比赛的那段时间,收获颇多,不仅是在个人知识储备、技能提升方面,还有与团队协作、沟通方面,都给了锻炼自我、展现自我平台,我就应该好好珍惜难得机会。闭上眼睛,好好回想之前的努力,自信会喷涌而出。”或许是想不断向上,亦或许是想深化自我,张建担任了团队队长,而这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在面对许多人进行发言时他不再畏惧胆怯,而是以有条不紊的方式大胆发言。张建回忆:“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是我们团队的齐心协力,当时我们需要在三天内写出一篇比赛论文,我们真可谓日夜兼程,基本上晚上就睡在机房,把三四个板凳拼在一起,睡在板凳上,这个画面我觉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它证明着我们团队不是个人孤军奋战,而是大家齐心在打比赛,团队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值得回味的。”最后,比赛也没辜负团队的努力,为团队带来了丰厚的“果实”,获得了本科组国家二等奖。没有横空出世的幸运,一条可行的路,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走下去,终究能到达目的地。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回顾大学的时光,张建用“无知、求知、充实、专心”四个词来描述自己大学的演变,概括自己的四年。“大一刚进校,想着终于能好好放松了,就放任自己,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年,什么都没学到;到了大二,有危机感了,开始不断探求知识,学习一切所能学习的,尽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大三就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将自己薄弱的地方拿出来多加咀嚼,为后面做准备;最后的时间我就是专心备战考研了。”从无知走向成熟,这位少年仍然在前进,无惧艰难险阻。

做事情有想法、有计划是张建一直秉持着的原则,对于梦想及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他对自己有着深刻的认知和严格的规划。“其实可以用一波两折来总结我的求学历程,大学时从生物制药专业转到数学专业,决定考研时又从数学专业跨考统计学专业,但我觉得值得且无憾。”在提到是何时有考研的想法时,张建不假思索地说:“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用了大学前两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去了解,然后才在大三下学期最终决定落实下来的。”正是因为他的不断探索,并通过学科竞赛接触到许多统计学知识,他越发地热爱上这个专业,也了解统计学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将来可能会与计算机编程方面有所联系,对这些东西颇有研究兴趣的张建毅然决然决定跨考统计学,重新开启了他的全新学习之旅。

一念既出 万山无阻

清晰的答案来自行动,而不是空想。带着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热爱,张建在大三下学期开始了他的漫漫考研路。他给自己的考研之旅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表,按照规定的时间做该做的事。张建将备战考研的那段时光命名为“先苦后甜,回味无穷”。“每天其实过的都是一样的生活,但又感觉有所不同,因为可能某一天你突然就觉得今天学到了好多东西,感觉很充实,但有时候可能那一天被一个知识点或难题困住脚步,你就感到很烦躁,考研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备战的人每天也在有所成长。考完了回想起来,觉得那段时光真的很苦,但是现在我得到了甜。”人生这个旅程很长,我们在这条路上总是反反复复地被否定,但终有一天会得到肯定的答案。

日复一日,大体相同的考研生活让张建觉得枯燥无趣,心态有时也会莫名崩溃,但他仍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咬牙坚持着。在谈到“考研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张建有些红了眼睛,缓慢详细地讲述着这件对他那时打击颇大的事情。“我是三月份开始备考的,到七月份左右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一大半,想着暑假留校再继续学习,有一天父亲给我打电话说母亲去医院检查出来身体里有一个肿瘤,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感觉被知识弄得乱哄哄的脑子突然清醒,循环播放‘肿瘤’两个字,父亲说还需要再进一步确认情况,挂了电话我就订了最快的票赶回家,那个时候心里就想着‘如果母亲的病很严重就不继续考研了’,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叫嚣得很厉害。”家庭的突发情况拦住了张建的脚步,随后他跟着父亲母亲一起去检查,将近一个月的等待让他本就不稳定的心态更加崩溃,也让他重新思考着“是否要继续考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当时提出来的时候我心里就有了答案,虽然觉得不甘心,但是没有办法,可能人生就是这样,我是要认命的。”但最后好在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张建的心里松了一大口气,他的父亲也给他喂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不要焦虑,继续安心备战考研,家里一切都会安好的。随后,在家里的支持下,张建又回到学校,继续投身于备考之中。现实是具有多变性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但坚持与努力能让我们了解当下,了解自己的前途。

如果说亲人是坚强的后盾,那伴侣和朋友的陪伴与鼓励就是坚实的靠山。考研生活自然是无趣的,但是身边有人在陪着,在默默鼓励着,你就感觉又有了很多动力。提到想要感谢的人时,张建特别提到了他的女朋友,“我女朋友在这次考研中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南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们俩约定一起考研,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俩也相互扶持并鼓励着对方,彼此监督,互相开导,都在给对方提供正面、积极的情绪,所以我也很感谢她这一路对我的陪伴与支持。”因为彼此都想要站在顶端,他们便都不愿成为对方的包袱,屈身于当下,于是他们便携手向前,一同登上高台。“特别想感谢我的大学室友和认识的学弟学妹以及在学校朗读亭遇到的‘考研搭子’们,他们总是在我情绪低迷时,给予我鼓励与帮助,激励我走出困境。”人和人之间的遇见,就像一朵朵小小的涟漪,缓缓地散开,怀揣着缘分与真诚,不断谱写新的人生。

春华秋实,虽万里路途,但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在求学这条路上,张建仍未停住脚步,考上硕士研究生后,他已经开始准备读研所需的课程资料,甚至又开始为自己制定考取博士学位的计划。在采访的最后,张建说道:“大学生涯是一处歇脚点,让我们从紧张的高中生涯中脱离,暂时休息调整一番,但它更是一块垫脚石,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当下我们应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多点行动,少点抱怨。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有积极的展望,有完美的规划,这样我们才能完美地诠释人生。”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作者手记:知命不惧,日日自新。在不断地发展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摸索自己的价值,我们都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在茫茫人海之中,甚至有些平庸。可是我们的人生独属于我们自己,是唯一的,也是独特的。我们应同张建一样,努力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定位,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我们不必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回首过去,往昔多少奋斗、多少收获、多少失败都无需太过挂怀;展望未来,前路浩浩荡荡,万事万物皆可期待,更美好的风景永远在前方。(文/陈淑琦 图/张建 初审/郭超 终审/张连福 发布/樊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