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聚力打造智慧校园 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4-10-31浏览次数:363

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内涵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在安徽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价中始终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连续7年被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安徽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会评为“先进主节点”“先进用户单位”“先进集体”,2022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教育数字化试点学校。学校多次被省内外高校、省部级交流会邀请分享信息化建设经验,学习强国、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安徽教育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信息化工作事迹,省委教育工委《安徽教育信息》2023年专题报道学校数字化转型举措与成效。


整体规划、协同管理,构建智慧教育环境支撑体系

学校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现已建成功能完备、能够发挥引领与驱动作用的智慧教育环境支撑体系。一是夯实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校园网已实现骨干网络万兆链路连接、有线与无线网络全覆盖以及5G 网络与校园网深度融合,完成IPv6升级和EDUROAM、CARSI 接入与应用。二是完善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立了“智慧巢院”门户平台、“今日校园”移动平台,建成统一数据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和身份认证系统,集成OA办公、教务、学工、人事等27个主业务系统,基本实现校园业务信息化全覆盖,形成规范、协同、共享、高效的教育应用体系。三是统筹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公共计算资源中心,采用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超融合存储并行设计,对计算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四是优化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以“智慧巢院”平台为基础,推出网上缴费、成绩查询、消费分析、宿舍检查、在线报修等180余个微应用,涵盖教、学、管、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推动教学、管理、服务、评价等的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整合资源、聚焦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统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性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牵引,改善智慧教学环境。秉持应用为先、以用促建理念,建设标准化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240 余间,布设云桌面等计算机终端830 余台,上线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虚拟仿真等教学应用60余个,支持混合式、场景式、探究式教学以及在线实验实训、无纸化考试、学科竞赛、移动学习等,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泛在化智慧学习环境。二是以数字资源为支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在线课程教学、教学质量工程等平台,将学习通、雨课堂等应用覆盖所有多媒体教室,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重塑课堂形态,激发课堂活力。三是以产学研合作为驱动,提升智慧教学成效。与华为、新华三、超星、金智教育等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成立ICT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合力打造校级金课60 门。

注重内涵、增强本领,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构建了完整的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是每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推广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基于学习通等应用开展讨论、答疑、作业、测评等教学活动,跟踪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二是依托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新教师校本培训、校级教学沙龙等平台,推广信息化教学优秀成果,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智慧教学能力。三是依托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引导和激励教师建设数字课程资源,学习借鉴优质线上平台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强化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连续6年举办校园APP创意设计、短视频作品创作和信息化应用知识竞赛,积累优秀学生作品200余件,实现“二手市场”等APP应用正式上线使用,两件网络安全作品2023年成功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赛促学”成效明显。


数据驱动、融合发展,打造智慧育人品牌矩阵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数据驱动、融合发展为导向,建立“易班·今日校园”“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智慧资助育人”三大平台,不断提升智慧育人水平。一是聚焦融合共建,推进易班•今日校园建设。创新易班•今日校园融合共建模式,搭建网络思政育人平台,统筹校内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成一体化线上学生社区。共建模式先后5次在教育部主办的“智慧育人”新生态峰会上被推广,全国160 余所高校复制此经验模式,学校获得“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荣誉。二是聚焦精准认定,推进智慧资助平台建设。丰富智慧资助平台数据,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方式,精准认定困难生,在此基础上实施“奖、勤、贷、补、免”分类帮扶,实现学生资助精准化。依托学工大数据平台,根据学生消费等多项指标,对学生实施“隐形”资助。学校智慧资助工作近年来取得零差错、低投诉、高满意度的效果,获得安徽青年报专版报道。三是聚焦数据赋能,推进网络思政品牌建设。紧抓安徽省首批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建设试点高校机遇,推进思政优质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服务,打造网络思政品牌。上线家校互联、学业帮扶、课堂签到等应用,联通教务、学工、一卡通等系统,采集学生在校全过程数据,提供学生综合画像、综合预警、轨迹分析等功能,为学生管理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压实责任、守牢底线,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与管理,建成基于大数据的全方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一是定期召开网络安全工作会议,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严格执行校园网运行7*24小时值班制度,定时完成智慧巢院数据备份、系统升级和安全防护,及时处理网络安全风险隐患。二是夯实网络安全防护基础,按照功能布局、区划管理、分层防护原则建立防护体系,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可控、可管、可追溯。三是以数为本、安全加固,通过采集多种信息化设备的数据,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关联相关敏感信息,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四是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每年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举办诸侯快讯ok1122登录入口网络安全宣传月系列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网络安全建设成效被安徽教育网、省教育厅官微等媒体多次报道。

立足新发展阶段,信息化处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服务、融合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信息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以高质量信息化建设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图/史淑仙 初审/侯加兵 部门审核/陈立钢 终审/张连福、李明玲 发布/樊振华)